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红星街道办事处 > 工作动态

红星街道:文明劝导解难题 基层治理绘就民生新图景

“现在过马路,志愿者会主动引导,司机也会礼让,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红星街道正清路与锦溪南路交汇路口,经常接送孙子的居民李阿姨感慨道。这一变化,正是红星街道以文明劝导为抓手,助推“一迎三创”工作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此前,红星街道部分区域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曾是创文推进中的“堵点”:早晚高峰时段,主要路口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横穿马路时有发生,交通秩序混乱;部分社区楼道杂物堆积、公共区域垃圾散落,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居民遛狗不牵绳、广场舞噪音扰民等问题,也多次引发邻里矛盾,与文明、整洁、和谐目标存在差距。

为破解这些问题,红星街道打出“劝导+服务+宣传”组合拳。在交通秩序整治上,街道组建“红马甲劝导队”,每日早7点至9点、晚5点至7点,安排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驻守6个重点路口,手持引导旗对不文明交通行为逐一劝导,同步开展“安全头盔守护行动”,现场演示正确佩戴方式,累计纠正闯红灯、逆行等行为420余起,协助老人、儿童安全过马路180余次。针对环境与民生需求,街道实行“分片巡查责任制”,工作人员每日分3个时段对辖区12个社区进行巡逻,清理杂物、清运垃圾、铲除牛皮癣。此外,街道还通过张贴海报、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志愿者现场解读等方式,覆盖居民6800余人次,让创建理念融入日常。

如今,这一组合拳带来的转变在红星街道随处可见:重点路口交通违规行为较整治前下降75%,行人主动走斑马线、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为常态;社区楼道整洁畅通,公共区域垃圾日产日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遛狗牵绳、轻声交流渐成习惯,邻里矛盾同比减少60%。“不仅环境变好了,大家的文明意识也跟着提上来了,这才是创文的真正意义。”居民张师傅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红星街道下一步将继续健全文明劝导长效机制,推动交通整治、环境维护从“集中行动”转向“常态保持”,同时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创建工作中,让文明成为街道发展的“底色”。

(一审 张睿;二审 张慧媛;三审 邓启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