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两新" 领域解读

“两重”“两新”领域是国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而提出的重要政策方向,2025年,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8年)》要求,充分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配套政策作用,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点任务,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本文将深入解读“两重”“两新”所涉及的领域。

“两重”涉及领域
“两重”是指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国家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等。
重点领域安全:涵盖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

国家重大战略详解
国家重大战略涉及的领域项目覆盖多个关键方向,以下是具体领域及领域项目的详解:
1.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领域项目包括:
  • 交通基础设施:如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等。
  • 生态环境治理:包括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项目、生态修复工程等。
  • 产业转移与升级: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天津、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园区建设。
2.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领域项目包括:
  • 交通基础设施:如沿江高铁建设(宜昌至涪陵段等)、长江黄金水道升级改造。
  • 生态修复与保护:包括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生态廊道建设等。
  • 产业升级:支持长江经济带内的智能制造、绿色产业等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优质生活圈建设。领域项目包括:
  • 科技创新:如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科技研发项目。
  • 交通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配套项目、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 公共服务一体化:跨境医疗、教育合作项目。
4.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重区域协同创新、产业分工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项目包括:
  • 交通一体化:如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加密、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
  • 产业协同:支持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等产业集群项目。
  • 生态环保: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5.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聚焦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制度创新。领域项目包括:
  • 基础设施建设:如机场、港口改扩建。
  • 产业支持:免税店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升级。
  • 制度创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跨境资金流动自由化项目。

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聚焦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高质量发展。领域项目包括:
  • 生态保护: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
  • 水资源利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
  • 产业升级:黄河流域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7.“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注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和人文交流。领域项目包括:
  • 基础设施建设:中老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等沿线交通、能源项目。
  • 产业园区:在沿线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
  • 人文交流: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
8.其他领域
  • 新基建: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提供支撑。
  • 民生工程:包括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

重点领域安全
1.政治安全:确保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秩序和意识形态不受侵犯。
政策支持:通过立法和政策保障,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2. 军事安全:维护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安全,包括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现代化。
政策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重点支持军事技术研发和国防工业升级。

3. 国土安全: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基础设施不受威胁,包括边境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
政策支持:加强边境设施建设,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能力。

4. 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关键产业备份。
政策支持: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项目,推动产业备份和区域产业转移。

5. 金融安全:确保国家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政策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6. 文化安全:保护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受侵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支持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7. 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防灾减灾。
政策支持: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安全水平。

8. 科技安全:保障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持前沿技术研发,如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
政策支持: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9. 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和供应稳定,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
政策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粮食安全项目,如粮食仓储设施和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0. 生态安全: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治理。
政策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生态安全项目,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11. 资源安全:确保国家资源供应和使用安全,包括能源资源开发和储备。
政策支持:支持能源安全项目,如新型能源开发和农村电网改造。

12. 核安全:保障核设施和核材料的安全,推动核能利用的规范化和安全化。
政策支持:加强核安全监管和设施建设。

13. 海外利益安全:维护国家在海外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保障海外投资和人员安全。
政策支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机制建设。

14. 太空安全:保护国家太空活动和太空资产安全,推动航天技术发展。
政策支持:支持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和太空安全技术研发。

15. 深海安全:确保国家深海资源和活动安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政策支持:支持深海技术研发和海洋资源开发。

16. 极地安全:保护国家极地资源和活动安全,推动极地科学研究。
政策支持:支持极地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

17. 生物安全:防范生物入侵和生物武器威胁,保障生物多样性。
政策支持:支持生物安全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

18. 人工智能安全: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和伦理使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19. 网络安全:保护国家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政策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20. 数据安全:确保国家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推动数据安全技术研发。
政策支持: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两新”涉及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在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
消费品以旧换新
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家装消费品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关于设备更新的主要政策文件: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设备更新具体要求。
2024年3月13日,《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4】737号)。
2024年3月27日,《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建城规〔2024】2号)。
2024年3月27日,《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规[2024)53号)。
2024年3月27日,《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市监标技发【2024】34号)。
2024年3月27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商消费发〔2024】58号)。
2024年4月24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商消费函【2024】75号)。
2024年5月21日,《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4】701号)。
2024年5月31日,《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交规划发【2024)62号)。
2024年5月31日,《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4)718号)。
2024年6月17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农办机〔2024】4号)。
2024年7月24日,《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发改环资【2024】1104号)。
2024年8月3日,《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改办能源〔2024】687号)。
2024年05月23日,《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工信厅规〔2024〕33号)。
超长期国债两新支持方向

1.重点工业领域

支持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用能设备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2.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标改造。

3.绿色低碳

支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等项目建设。

4.资源循环利用方向

回收体系建设项目、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废旧装备再制造项目;报废飞机、报废汽车、废钢、建筑垃圾、废旧电池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


中央预算内支持方向

1、污染治理中央预算内专项

(1)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等项目。

(2)重点行业清洁生产

支持电镀、皮革、有色金属、印染、制药等涉重金属行业及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

(3)环境治理

支持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项目。

(4)水污染治理和节水

支持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和污泥处理设施及城镇污水管网新建和改造,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海水(咸水)淡化工程及关键材料装备示范工程。


2.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专项

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向,重点支持内容包括:

(1)先进技术示范及应用项目

支持“双碳”领域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项目建设项目。

(2) 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

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焦化、纺织、造纸、印染、机械、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等。

(3)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

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升级改造,支持规模化规范回收站点和绿色分拣中心建设,以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旧汽车、废旧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等废弃物循环利用等。


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方向

县城及建制镇污水收集及新建处理设施或提标改造(重点支持城市新区、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接合部等空白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污泥处置;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分拣中心、垃圾资源化利用(包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