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抢占产业、技术、平台、人才制高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现根据市政府《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鹤城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重点科创专项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省在科技强国战略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贡献鹤城力量。到2024年末,全区经营主体结构更加优化,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5+10”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项以上,市级以上各类人才计划入选1人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重点科创专项提速

1.高起点赋能油茶及其他油料产业创新。聚焦油茶、油菜、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择优支持秦湘生物、盛源油脂等优势企业提高科研水平,在深加工、成分提取、品种种植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深加工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推动我区与三大本地高校和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油料领域产学研合作,在油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油料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区林业局、区财政局、区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高标准建设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怀化分支机构。实施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着重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以及山茶油甘油二酯工业化生产及推广运用等,力争在山茶油技术领域企业标准制定和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支持秦湘油业在山茶油基高品质化妆品基础油及其纳米微脂囊包裹关键技术、山茶油保健胶囊的制备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山茶油绿色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力争实现技术突破。优先针对企业需求,设立科研课题,为研发油茶产品提供人才、技术与设备支撑,激发行业创新创业活力。(区科技局牵头,鹤城高新区、区财政局、区卫健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平台能级提档

1.培育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持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怀化分支机构建设、芝麻智慧怀化市众创空间申创国家级众创空间、鹤城产业开发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促进其他区域内各高能级创新载体的发展升级,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打造地方科技要素汇集地、科研攻关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进一步推进“两融合”工作,深化基层科协体系建设。积极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普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室、省级科普教育实验校、企业技术中心等,争取建立鹤城区专家工作站。(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林业局、区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优化市级创新平台布局。优化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布局,加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新增10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科技攻关提能

1.体系化布局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现代农业、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其材料、装配式建筑、医疗健康等优势领域,组织优势科研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做强现代中药种植加工、油茶及其他油料、装配式建筑产业“优势链”,延长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短链”,壮大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新链”,解决产业链在具体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精准布局并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在先进制造业、医药大健康业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抢抓打造区域性旅游度假消费集散中心战略机遇,打造鹤鸣洲文旅项目,以科技演艺秀场、文化科技创新点亮城市夜间经济。(区科技局牵头,区工信局、区林业局、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依托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三大本地院校,健全校企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区科技局牵头)

3.高水平推进种业创新。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行动,进一步扩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推广范围,加快水稻机插、机抛、机收、烘干设施和蔬菜、林果、畜禽机械化发展,推动丘陵山区先进适用农机具应用扩面提质,不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以“鹤城特农”区域品牌为依托,加快“鹤品出省出国”步伐,着力构建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优势公用品牌为龙头的区域特色品牌体系,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新技术,确保粮食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积极推广滴水灌溉、避雨栽培、无性繁殖、生物防治、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及生物农业技术。(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四)人才支撑提质

1.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认真落实省、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政策举措,围绕建设全市领先的人才集聚高地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好我区《“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继续采取“一人一策”支持专家人才(团队),用活高层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名单。面向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择优遴选支持1-2个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加大力度邀请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加入鹤城区科技专家服务团,为区内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加大与企业方面的联系,积极宣传怀化市“五溪青年人才”项目“荷尖”和“小荷”人才相关工作,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申报。(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牵头,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人才引进集聚力度。广泛宣传和精准运用全职引才、柔性引才办法,靶向引进能助推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企业积极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申建“市级专家工作站”。利用科创中国鹤城分站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获得更多专家帮助。大力开展“五进五促”专项活动,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鼓励在鹤注册企业在长沙建设“科创飞地”,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全方位提升人才聚集效能。(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牵头,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以工作业绩、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从区内人才平台(团队)、怀化学院、医药学院、怀化职院、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中直接遴选人才,鼓励科技专家、企业行家直接举荐人才。为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创新人才开辟科技人才项目、职称技能评审“绿色通道”。(区科技局、区人社局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成果转化提效

1.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发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鹤城工作站平台优势,积极备案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打造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对接高效、保障有力的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建设众创空间,促进创新创业。(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鹤城产业开发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开展“双高”对接专项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需求导向,建设高校待转成果信息库和高新区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库。汇总发布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需求导向和市场选择方式,引导企业、地方、社会资本和各类机构参与,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组织企业和高校开展产业技术供需对接,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提升行动,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与产业化水平,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兑现落实企业研发奖补政策。坚持科创企业梯度培育,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作为培育高企的新抓手,落实《怀化市“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税收政策。继续采取“以投代奖”方式提升企业创新动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推进“智赋百企”行动,新增300家企业上云、20家企业上平台。力争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 家以上。(区科技局、区工信局牵头,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创新生态提优

1.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贯彻落实科技金融八大行动,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融资服务。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潇湘财银贷,引导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加强怀化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联合金融机构主动上门服务,提高融资便利度。(区科技局牵头,区金融事务服务中心、区财政局、鹤城产业开发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协同开放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要素,集成创新政策措施。强化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支撑,完善创新体系。力争认定省级创新型县(市、区),推动本区重点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人社局、鹤城产业开发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机制

(一)成立专班,协调联动。成立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召集人,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区文旅局、区林业局、区卫健局、区金融事务服务中心、区科协、区税务局、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班办公室设区科技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二)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工作专班制定创新提升行动任务书,督导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细则,形成本单位推进实施的项目清单、任务清单和政策清单。

(三)扎实推进,挂图作战。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执行“月调度、季讲评”机制,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按既定目标开展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照时序进度有力有序推进。

(四)督查考核,务求实效。工作专班定期或不定期对照实施方案抓好重点项目、重点任务的阶段性督查考核,加快各项任务的推进步伐。年底按照量化指标“评总量、评增量、评质量”,项目建设“看现场、看进度、看成效”原则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创新提升行动抓深抓实、落地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