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产业培塑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湖南省“4×4”和怀化市“5+N”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加快推动我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培育我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点,提高产业韧性,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扣“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大方向,加速推动全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构建“5+N”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先进制造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0%、18%、8%,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增长7%,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亿元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聚力做强先进制造业

1.新型显示产业链、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立足区位优势,发展中游加工产业,重点推进电子五金部件生产基地、耳声发射检测仪制造、智芯控股总部基地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依托程鑫光电、浩祥光电等企业,在鹤城高新区发展液晶显示屏、背光源聚集区,壮大产业规模。力争产业链全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链上规模企业达到4家。2024年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重大产业项目6个、外贸实绩企业8家,外贸进出口额达到3.7亿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鹤城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及新型显示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2.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链。围绕风电、储能、光伏、充(换)电四大新能源板块,加大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创宇超级储能电池装备制造基地、怀化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装备制造基地、东方电气(怀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全年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总产值增长20%以上、税收增长10%以上,奋力推动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链由初具雏形向初具规模精彩蝶变。2024年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重大产业项目4个、新增规上企业1家以上、外贸实绩企业1家,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0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教育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鹤城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及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3.机械装备产业链。围绕机械装备零部件配套继续补链强链,依托国际陆港,持续招商引资打造临港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推进摩托车零配件制造项目、高低压成套设备制造项目、华基铝膜项目等尽快投产达效,力争产业链全年产值突破8.5亿元,全年新投产2家企业。2024年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个。(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区水利局、鹤城高新区管委会、区经投集团等相关部门及机械装备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聚力做大医药大健康业

4.中医药产业链。依托现有中药材种植特昌、欣竺、龙谷等规模企业,加快建设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博世康黄精深加工基地,不断培育壮大怀仁集团、国药控股等医药大健康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改进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加工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实现集群集聚发展。不断提升“怀化黄精”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力争综合产值突破25亿元、增速18%以上,新增市级以上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2024年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重大产业项目4个、外贸实绩企业1家,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0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及中医药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聚力做精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

5.种业产业链。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推进田长制,深入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治理,推动耕地恢复与占补平衡有效结合,巩固耕地抛荒治理成果,新建高标准农田4000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10.5万亩、5.2万吨以上。深入推进“农机合作社空白乡镇清零”三年行动,持续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全区农机覆盖率达76%以上。2024年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重大产业项目3个、外贸实绩企业1家,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0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林业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区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及种业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6.食品产业链。高标准建设农业“一圈一廊一区”,持续壮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发展生猪、肉牛、中蜂和中药材、猕猴桃、黄桃、蓝莓等种养业,力争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大力扶持鹤翔农业、九丰蔬菜、振鑫农业、秦湘九州、盛源油脂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怀化国际粮油物流产业园项目,力争新创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个以上、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以上、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家以上。巩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成果,新培育一批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林业局、区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及食品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聚力做专商贸物流业

抓好外贸标杆企业、知名货运代理企业招引,扶持荷力士、创宇科技、新黍红等本土企业拓展进出口业务,引导佳惠、天天粉业等企业在东盟开展对外投资,加快构建与东盟产业互补的外贸型产业体系。依托佳惠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开通至东盟冷链物流图定班列,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0%以上。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0家,净增经营主体4400家,新增或升级A级物流企业2家,新增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重大产业项目4个、外贸实绩企业1家,外贸进出口额达到5000万元。(区商务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及商贸物流业工作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聚力做优文化旅游业

聚焦打造全国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持续推进黄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力争鹤鸣洲夜间经济文旅综合体一期、九盛欢乐世界8月底前建成投用,山下花海快乐谷项目重启建设。精心办好“一年一度”国际山歌号子节等文旅活动,打造一批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特色产品,力争新增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1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1个、省级文旅休闲街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亿元以上。2024年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重大产业项目4个、外贸实绩企业1家,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000万元。(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及文化旅游业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产业项目支撑工程,大力推进“十大产业项目”。落实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划,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持续实施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确保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增长15%以上。(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鹤城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及3条制造业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围绕“5+N”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开展精准招商,精心承办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RCEP系列活动,积极参加“沪洽周”活动,力争全年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元,湘商回怀投资项目到位资金35亿元;完成外贸进口额5亿元;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6家;新引进2亿元(含)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8个,其中10亿元(含)以上6个;新引进外贸实绩企业9家(含新引进生产型外贸实绩企业3家,新引进加工贸易实绩企业1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家;新引进现代服务也品牌企业项目11个;新注册湘商回怀投资企业18家。结合全市箱包皮具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生物基产业链建设,积极招引配套产业和项目,合力补链强链,扩大就业。(区商务局牵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和改革局、鹤城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及各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加快推进数实融合。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稳步提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保持全市前列。扎实开展“智赋百企”行动,推动300家企业“上云”,20家中小企业“上平台”,积极向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建设。(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区科技局、区发展和改革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切实规范涉企监管执法,全力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深化“三集”审批,全面推进涉企审批服务“一照通”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梳理编制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手册,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涉企资金直达快享。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实行“信用+承诺+轻微免罚”,为市场主体提供更透明、更宽容的发展环境。持续开展“三送三解三优”助企纾困行动,建立联系服务企业“三张清单”,积极清理涉企拖欠账款,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金融事务中心、区优化办等相关部门及各产业链专班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推进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实施产业培塑行动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任召集人,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鹤城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业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统计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区金融事务中心、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民政局、区乡村振兴局、鹤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区经投集团等,专班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二)强化督查调度。加强与督查部门联动督查,协助督查部门下发《督查通报》,推进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对接统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监测分析,做好产业链、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运行分析,强化对企业招商情况、供货情况和销售情况的监测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找准短板弱项,对于退规等出现异常情况的企业及时作出反应,为“5+N”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强化考核评价。实行“月调度、季讲评、年总结”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定期进行督导调研,及时掌握各产业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制作《工作简报》,总结经验做法,指出问题症结,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确保产业链建设取得实效。根据《2024年鹤城区“5+N”现代化产业体系考核方案》,对各产业链进行严格考核。评总量(先进制造业评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医药大健康和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商贸物流业评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数量、文化旅游业评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评增量(招商引资数量与品质)、评质量(先进制造业评税收增速、医药大健康和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评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商贸物流业评新增或升级A级物流企业,文化旅游业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增速);看项目(项目现场)、看规模(项目投资规模)、看进度(项目序时进度)。考核结果纳入鹤城区“锚定新目标 奋战招商年 展现新作为”考评,并作为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