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区科技局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扎实工作,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鹤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1.坚定落实主体责任。局党组将党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决策中统筹谋划,党组研究部署党建工作3次,开展谈心谈话6人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3次,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负面事件。
2.抓好理论学习教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共12次、书记上专题党课1次,组织全体职工大会学习6次。9月起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参学率、完成率均达到100%,学习强国学习氛围持续活跃。
3.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夯实机关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召开支委会11次,支部11名党员按月足额交纳党费。扎实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共建,到城南街道桥梁村开展志愿服务3次。抓好“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共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1次。
4.从严管理干部队伍。注重加强“四风”问题纠治整治工作,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开展党员廉政承诺、践诺工作,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全年未收到反映局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发生。开展领导干部子女互相请托办事问题自查,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报告制度。
(二)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鹤城区科技局坚持科创企业梯度培育,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作为培育高企的新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方式,采取“以投代奖”方式鼓励企业申报高企,由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深入区内近千家企业进行一对一专利挖掘、高企申报填报指导、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建立财务辅助帐、研发中心指导等,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企打下基础,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今年全区140家企业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两批共组织3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认定8家。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大力宣传落实政策。今年,根据《湖南省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和《关于开展2023年企业研发财政奖补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帮助推荐湖南力通恒裕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秦湘九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申报研发财政奖补资金。宣传研发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让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58家企业申报2022年研发加计扣除,享受金额8227万元。8家企业进行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积极落实《怀化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文件政策,目前共17家企业进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备案,金额共4846.3万元。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视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及技术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召开多场培训会加大对企业研发经费填报的指导力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1-10月研发经费投入完成6.7亿元,营业收入增速20%。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16.5亿元,交易项数累计210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亿,同比增长16.8%。
(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助推校地合作共赢
1.提供技术支撑。引进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肖志红团队与湖南秦湘九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为油茶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解决油茶精深加工的行业关键技术,培育油茶精深加工研发团队20人,以点带面,使企业带动部分油茶初加工企业或社会创业者加入油茶精深开发领域,带动创业就业。引进湖南农大唐贤巩副教授团队与黄岩大坪村建立合作,目前正在落实阶段,引进后计划从文旅规划顶层设计及文旅融合、稻田景观发展及土壤改良、特色农作物种植及加工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2.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园区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已有三个在培育中,其中鹤城高新区3月获批省级高新区、湖南冠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怀化学院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授牌。鹤城区怀科众创空间3月正式运营,6月已申报省级众创空间,正在审核获批中。支持怀化市芝麻智慧众创空间申创国家级众创空间。同时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鹤城工作站正在运营中。成功申报市级以上双创平台2个。
(五)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体系,积极走访区内外资企业,摸底外国人才状况,引进外国高端人才12人。鹤城区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共101人,其中省派4人,市派5人,区派92人,派驻全区62个行政建制村,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派驻27个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攻克企业科技创新技术瓶颈,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帮助企业争资立项。根据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项目申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推荐怀化市兴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禽粪便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微生物有机肥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怀化龙谷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多花黄精高效繁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部分指标基数过大,数据增长潜力有限。一是规上工业企业太少,相对GDP基数过大,部分企业停报数据;2023年9月我区工业规模企业R&D数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1%。二是市科技局下达的技术合同交易额目标全年为12.16亿,而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基数体量实在太大,各县市分母差距大于分子差距,导致其他县市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远高于我区。
2.优惠政策兑现难,企业积极性受打击。根据《怀化市“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政策优惠文件因区财政紧张,2022年高企奖补仍未兑现到位,其他奖补的兑现更加困难。企业进行创新积极性受挫。
3.相关科技投入减少,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薄弱。政府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三项经费今年仍然仅有10万元,难以发挥撬动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区科技管理部门编制少,高素质人员缺乏,导致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弱,想要达到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鼓励创新与促进经济成长的目的更是难上加难。
4.科技人才紧缺,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一是农业企业领域的人才建设不合理,企业责任人有老龄化趋势并且在继续加重,同时青年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不擅长经营,是企业增强原生动力的“拦路虎”,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二是缺乏本地农村科技科研人员,当前全区大多科技人才大多数分布于医院和教育战线,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及区直农业系统的机关工作人员占了农村科技科研人员的绝大部分比例,这些科技人才要本职岗位繁杂的日常工作和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服务工作两头兼顾,难以分配科技服务的工作时间。三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奖补政策难以兑现,科研人员的研究经费无法得到有力保障,科研环境不好导致科技人才外流,无法支撑科技发展。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全局高度思考,着力做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在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上下更大力气和功夫,高质量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发展。
(一)继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建设。进一步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拓宽意识形态工作渠道,围绕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在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二)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为重点,培育科创平台人才优势。积极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和紧缺型科技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关键技术人才需求清单和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等机制,培育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三)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优化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开展畜禽水产品、果蔬、食用菌、蜂蜜、中药材等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产业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关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利益共同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卡脖子”技术需求清单和靶向攻克清单,着力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瓶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