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河西街道推出“两张清单”制度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背街小巷垃圾死角一天清理干净,破损公益广告牌两天换新,乱停乱放及时整治……近日,鹤城区河西街道居民发现身边问题解决速度明显加快。这得益于街道创新推出的“发现问题周结清”和“整改经费周结算”“两张清单”制度。

自“一迎三创”工作启动以来,河西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党员群众多了项日常任务:带着“火眼金睛”在辖区“遛弯”。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单元楼栋到小区角落,卫生死角、设施破损、秩序混乱等问题,都一一记在“问题台账”上。

河西街道将每周一例会设为“问题诊疗会”,各社区上报问题后,能自行解决的当场定方案拨经费,需协调的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认领。7月以来,河西街道各社区累计排查问题87个,其中社区自行整改73个,职能部门认领整改14个,整改完成率100%。

“以前巡查见了问题心里打鼓:活儿能干,钱从哪来?现在好了,自己能解决的,街道一周内拨经费;干不了的,街道帮着‘吹哨’,职能部门准时到。”滨江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谷延涛说。制度明确社区整改费用实报实销,职能部门需限时响应。龙泉湖社区党委书记谌鸿璐举例:“上周报的4个问题,3个问题我们两天就解决了,剩下的占道经营问题,第二天就有部门来处理。”

居民切实感受到变化。滨江社区居民潘安妹说:“现在看到垃圾,会跟着干部一起捡,楼道灯坏了,一个电话就有人来修。”龙泉湖社区居民李先生反映楼下饲养家禽问题后,“当天来人劝导,第二天就清理干净,住着舒心多了”。

在“一迎三创”工作中,河西街道通过“两张清单”制度推动“社区吹哨”精准化、“部门报到”高效化,形成“小事不出社区、大事部门联动”的治理新格局,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学可鉴的“鲜活样本”。

(一审:杨晓南;二审:米曾静雯;三审:张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