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鹤城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 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工业主战场主阵地作用,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抢抓机遇实现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战略部署,落实省委、 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提质增效,全力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先进制造业比重持续提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消费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大幅提升作出新贡献。
到202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产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百企扩能提质行动。围绕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大力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食品加工、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新能源及其装备、机械装备、医药大健康等优势产业不断延伸链条、扩大规模。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制造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工业企业就地扩能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项行动,更新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确保年均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争取实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的突破。
(二)实施智能制造升级行动。以“智赋百企”行动为抓 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支持龙头骨干企 业先行先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更多配套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力争每年新增200家以上企业“上云”、20家以上企业“上平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建设一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标杆车间,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每年成功申报智能制造企业1家以上、智能制造车间4个以上、智能工位14个以上。广泛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工业控制、智能物流、传感与检测等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和引导制造企业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健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增量提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重合度,进一步发掘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增强产业创新动能。加快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湖南秦湘九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鹤城区分支机构、湖南医药学院与鹤城区政府共建生物医药研究平台。
(三)实施节能安全改造行动。统筹推进工业领域特别是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工业用能和终端产品电气化,严格落实能耗、安全生产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加快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快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推动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广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新增一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加快民爆等重点行业淘汰更新安全风险隐患大的老旧装置,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促进先进适用安全应急装备在工业企业的广泛应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
(四)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积极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培育一批再制造行业规范标杆企业,加大优秀再制造产品及应用案例宣传推广。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面加强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完善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模式,推动获认证梯次产品在储能、备电、充换电等领域规模化梯次应用。推进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一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
(五)实施供给能力提升行动。引导区内工业企业聚焦设备更新重点领域合理布局产能,抢抓机遇巩固提升新能源及其装备、粮油食品加工、医药大健康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潜力产业。强化创新支撑,聚焦工业“六基”领域推进国产化替代,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长期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装备开展攻关,强化制造业中试能力支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鼓励企业提高关键部件综合配套和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就近配套能力,实现降本增效。鼓励和支持链主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订及修订,提升鹤城在国家、省级、市级标准组织的影响力。支持科技专家人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头承担省、市、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参与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引导企业建立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推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行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三 、主要措施
(一)全面盘清底数。聚焦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运输设备、建筑施工设备、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电梯、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安防等设备更新所需的11大类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所需的相关产品,组织开展生产企业设备制造能力摸底。全面摸清我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设备、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和供给底数,建立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设备需求清单和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供给清单,分行业、分类型组织开展产需对接活动。
(二)把握工作重心。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机械装备、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链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为重点,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建材、食品加工、印刷制品等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推进关键设备更新、升级检验检测设备、推广应用绿色技术装备、加快升级改造。支持企业开展“微技改”、推进供需两端精准对接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确保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取得实效。
(三)用好用活政策。根据梳理掌握的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设备需求清单,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资争项,推动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和生产项目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落实国家税收支持政策,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完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奖补等省级财政支持政策,提高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强化金融支持力度,适时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拓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渠道。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利用全球湘商大会、湖南(怀化) RCEP 经贸博览会等平台,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快先进产能释放。积极向省厅、市局衔接,争取我区优势产业产品更多纳入国家、省级、市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产品目录,争取符合条件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四)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 用能等要素保障。夯实能源保供基础,盘活园区存量土地,对不新增用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强化人才支撑,实施怀化市鹤城区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在长沙等地建设“科创飞地”引才,发布先进制造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开展产业链合作对接活动,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优势产业、高端装备和工程服务“走出去”,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以会代训、 供需对接、银企对接等活动,协调落实好相关支持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制造强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及部分重点企业,建立联合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和工作举措,提出需要区委、区政府研究的重大事项,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二)成立工作专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周伟才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姚敦文和党委委员、副局长胡建任副组长,各股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投资规划股,党委委员、副局长胡建同志兼任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投资规划股具体负责联合推进机制的日常调度协调工作。
(三)建全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做好总体谋划、政策解读、统筹推进、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建立“周调度”制度,工作专班及时调度政策落实、工作推进等情况。做好政策宣传、行动报道等工作,加大对国家和省市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