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 上河阳戏:走出国门的民间艺术

提到阳戏,相信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阳戏主要流行于沅水的上游和中游,依据各地语言风俗的差异,有“上河”“辰河”“北河”“宝河”四个主要流派。

                                                                   (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伍深入基层大舞台。)

上河阳戏是湖南怀化地区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洪江市、鹤城、芷江、会同、靖州、通道等地。上河阳戏内容取材小型多样,随意性强,贴近生活生产,就地取材,非常即兴化,表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化,语言有戏腔的口语化、生活化,角色以小丑、小生、小旦“三小”为主,大型剧目里面也有老生、老旦、书生、武旦、花脸;音乐高亢、明亮、朴实、诙谐。

2006年,上河阳戏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上河阳戏应邀走出国门,成为怀化本土少有应邀走出国门的民间艺术。2014年11月,上河阳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源远流长

                                                            (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伍深入基层大舞台。)

上河阳戏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时期。从清朝发展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据《黔阳县志》记载:“闹元宵……又为百戏,若耍狮、走马灯、打花鼓、唱四大景、扮采茶妇,戴假面哑午诸色,入人家演之”。上河阳戏便是由唱四大景、扮采茶妇、戴假面哑午等民间游采形式的基础演变、发展起来的。

“阳戏得名有二说:一说是种阳春的人(即农民)演的戏,故名‘阳戏’。二说是阳戏长期伴着巫师的冲傩还愿演出。阳戏艺人演唱世俗故事的戏是给阳人看的,就叫‘阳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梁厚芳介绍了“阳戏”二字的来历。

早年,上河阳戏多在山区农村和城市边沿为底层群众演出,难登大雅之堂。清末民初,阳戏进入鼎盛时期,开始从农村进入城市。而封建统治者却将其视为有伤风化的淫词小调。宣统二年(1910年),黔阳县衙明令禁演阳戏。由于阳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常常是禁而不止。官府越是禁,群众越想看,艺人越要演,反而助长了阳戏的发展。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今怀化市境内,就有70个阳戏堂子,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上河阳戏受到政府重视,组建了专业的阳戏表演团体。1956年,阳戏《盘花》参加湖南省文艺汇演;1957年,阳戏《三宝舞龙》《勾头催粮》参加湖南省文艺汇演,均获得奖励。阳戏剧本正式出版,从此登上大雅之堂。1958年,上河阳戏成立了职业剧团。自成立以来,剧团注重阳戏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组织专业人员上山下乡,挖掘传统艺术,并将民间艺人请到剧团,传授技艺,培养青年演员,成绩斐然。

传承:几经波折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上河阳戏曾被禁止。为了不让上河阳戏失传,宣传队陆续以阳戏移植“样板戏”,并开始以阳戏编演的现代戏《铁牛忙》和《长征路上》参与湖南省文艺汇演。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剧团恢复阳戏剧种,业余阳戏剧团蓬勃发展,上河阳戏先后创作了《斗笠湾》《斗酒》《天木》等现代戏,和《寡妇链》《满朝荐》等新编古装戏,在历次湖南省文艺汇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上河阳戏逐渐走向低迷。由于群众娱乐活动多元化的出现,上河阳戏观众锐减,遍布城乡的业余剧团纷纷解体,专业剧团面临前所末有的困境。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歌舞厅风靡全国,传统戏曲衰落。当时名为鹤城区阳戏剧团也受到巨大冲击,剧团也转向商业歌舞演出。

2004年之后,剧团工作人员陆续回到了剧团。由于没有场地,被迫搬至河西。“那时晴天去剧团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梁厚芳回忆起当时上下班的情景深有感触地说。

2006年,上河阳戏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鹤城区委区政府对剧团给予扶持,解决了剧团存在的实际困难,剧团投入正常艺术生产并维持基本运转。

2009年6月,鹤城区阳戏剧团应法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前往法国巴黎等九个城市演出,获得城市金质勋章,法国2009年世界声乐节最佳表演奖等奖项。上河阳戏《唱得阳花遍地红》,受到国际友人和驻法使馆官员的热烈欢迎。

                                                                       (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演出场景。)

2010年,湖南省怀化市文化局为了阳戏这一剧种的传承发展,将鹤城区阳戏剧团升格为怀化市阳戏剧团。2011年,又改为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2022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上河阳戏,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决定采取市区共建共管模式,成立了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加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牌子。如今,该中心有工作人员32人,核定编制42人,负责“上河阳戏”项目保护传承工作。

拯救:破釜沉舟

                                                                         (现代阳戏《侗山红》演出剧照)

《侗山红》由国家一级编剧冯之、国家一级导演贺希娟分别担任编剧和导演。他们最初接到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邀约时,婉言相拒:“阳戏是小剧种,难以驾驭通道转兵这样的大题材。一台大戏,至少要七八十个人,仅30多个侗族村民的服装制作费就要十几万元。可是,你们一共才三四十个人,还负着债。怎么排戏呢?”

2017年,时任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的黄琼想谋一条出路。“上河阳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有独特的魅力。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戏曲扶持力度很大,我们是唯一能演上河阳戏的专业剧团,要珍惜机会,出戏,救剧。”她的决心打动了原剧团团长舒宗谋等老演员,内部拧成了一股绳。

为了恢复上河阳戏和剧团的荣光,剧团工作人员把半年的工资拿出来排戏,十二位六七十岁的退休老同志贴钱主动参演,并且常常加班到凌晨。这一举动打动了冯之和贺希娟。

当年75岁的舒宗谋扮演杨寨佬,总是记不住台词。他随身携带录音机,硬是把台词一句句“啃”了下来。

女主角月亮的扮演者黄艳燕是学民族声乐的。为了演好戏,她特意向省内两位在民族声乐和戏曲之间成功跨界的老师学习,近乎疯狂地训练,半个月瘦了5公斤。因为身高不足1.6米,黄艳燕穿着跟高9厘米的特制鞋子排演,前脚掌都破裂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回报。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精心创排的《侗山红》,荣获2018年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等六个奖项、2019年湖南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也因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成绩突出,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

“《侗山红》传承了地方戏曲,不但将阳戏带回了大众视野,又弘扬了红色文化。在传承阳戏的同时,大胆地引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使其更加接地气。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历史进行现代解读。可以说,整部剧有着鲜明的‘旧瓶装新酒’特点。” 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负责人黄琼如是说。

发展:融合创新

                                                                     (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演出场景。)

作为湖南省怀化市唯一的专业阳戏剧团,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自建团以来一直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活跃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去学校、进军营,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

“非遗需要保护,有保护才会有传承,有传承才会有发展,要发展必须融合创新。”黄琼认为,阳戏的形式尽管是载歌载舞,表演内容比较接近现代人的生活,若要赢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还需要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剧目的创新。

近年来,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按照“活态展示、互动体验、对接智慧”的要求,合理布局 “上河阳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心的基础设施,组织 “上河阳戏”传承人进校园进行艺术表演与艺术交流,并全面落实怀化市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学课程,引导鹤城区属学校成立戏曲方面的兴趣活动小组,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

“要充分保护利用好 ‘上河阳戏’,打磨舞台艺术精品。”黄琼表示,中心将新创一批反映怀化历史的地方戏曲作品,重点推出红色题材阳戏剧《侗山红》、文旅融合题材《绣娘》《悬崖木屋》等新阳戏剧目,复牌《状元焚冠》《半把剪刀》等老阳戏剧目,不断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恩潭 通讯员 廖静 谢咪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