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2020年10月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鹤城区2020年10月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一、法定传染病监测分析
(一)疫情概况(见表1)
根据全区11个乡镇(街道)“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监测信息统计,本季度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70例,本期死亡0例。无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685例,死亡0例;丙类传染病报告785例,无死亡病例。
与上月比较: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减少44.35%。
与去年同期比较: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增加156.55%。
本月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785例,与上月比增加31.49%,与去年同期比增加138.60%,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3081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比减少43.58%。
(二)传染病发病、死亡构成及顺位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423例;阴性梅毒60例;丙肝94例,共229例。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699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4例、流行性感冒34例。
(三)地区分布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街道(乡镇)依次为:城中街道(153例);迎丰街道(106例);红星街道(105例)。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鹤城区2020年10月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分地区分布图
二、甲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情况
(一)肠道传染病:本季度报告发病37例,占本季度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4%。
(二)呼吸道传染病:本季度报告发病57例,占本季度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8.3%。
(三)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性疾病:本季度无相关病例报告。
(四)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本季度报告发病591例,占本季度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86.27%。
(五)新生儿破伤风:本季度无相关病例报告。
三、重点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本期报告发病699例,本年累计发病1315例。较上期发病数(395例)增加76.96%,较去年同期增加796.15%。
五、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本季度“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44次,经我区疾控中心初步判断排除38次,启动疑似事件调查6次。
本月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六、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疾病监测报告质量评价:本季度33家医疗机构(11家县及以上医疗机构、21个乡镇(街道)级卫生院)均能正常浏览系统,鹤城区无未及时审核卡;大部分单位都能及时准确的上报,个别医疗机构仍出现有迟报及出现逻辑错误的现象,希望有关单位疫情管理人员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同时注意卡片报告的质量。
七 、工作建议
1.湖南省即将进入秋冬季传染病高发期,各地区乡镇、街道应提前部署,做好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农村地区、学校、托幼机构、流动人口聚集地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密切关注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和感染性腹泻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疫情形势,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做好健康教育与风险提示,提高民众自我防护意识,鼓励儿童、学生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2.近期国内外均有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报道,各地区乡镇、街道应高度重视,接种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疾控机构应当加强对接种单位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疫苗使用的管理。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控机构应按规定及时上报,并组织调查、诊断。
3.随着常态化入境航班增加,湖南省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压力持续加大。各地区乡镇、街道应按照方案要求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对“八类”重点人群“应检尽检”,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同时,应做好居民健康告知,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入公共场所时做好个人防护,有不适症状尽早就医。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