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生态环境局鹤城分局 > 工作动态

精准管控护生态 绿色发展谱新篇—鹤城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启示

鹤城区作为怀化市核心城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立足武陵山与雪峰山脉交汇的生态禀赋,以 “三线一单” 为核心框架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差异化管控、多维度协同、科技化赋能,实现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共赢,其成果应用在园区生态提质、大气治理、水环境改善、林业保护等领域形成典型示范。

一、分区管控促生态提质,鹤城高新工业园区环境治理见成效

鹤城区高新工业园区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环境监管、严格准入标准、筑牢风险防线等系列举措,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核心成效如下:一是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污染防控成效扎实:根据2024 年下半年环境状况公告,园区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质量均全面达标。其中环境空气中TVOC、二甲苯等指标满足相关限值要求;声环境各监测点位昼夜噪声均符合2类标准;地表水环境各监测断面项目达到Ⅲ类标准,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稳定保持一级 A 标准,空气小微站监测数据实现稳定上传,污染物排放管控精准有效。二是产业布局科学优化,绿色发展底色鲜明:依据“三线一单” 管控要求。园区构建 “一区二园” 差异化发展格局。阳塘片区聚集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打造低碳循环集群;池回片区重点培育以怀仁集团、国药控股为主导的医药康养产业,稳步践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三是环境监管效能提升,智慧管控体系完善:园区引入专业 “环保管家” 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环保指导。建成园区环境管理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一园一档、一企一档”数字化管理,同步整合环境空气质量、污水处理厂实时排水数据等监测功能,全面提升污染治理与排放管控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四是准入标准严格规范,源头防控防线牢固:严格执行入园企业准入制度,明确禁止引进三类工业及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企业入园,对医药产业、机械行业设置专项准入限制条件,从源头把控项目环保合规性,确保园区产业发展始终监守生态底线。五是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严格落实《怀化市鹤城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健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2024年下半年成功开展污水处理厂进水超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协同能力,为园区生态环境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二、分区精准施策,破解大气污染治理难题

针对城区工业、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交叉带来的大气污染管控难题,鹤城区依据分区管控要求,科学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治理策略。在重点管控单元推行 “科技 + 网格” 双重监管,河西街道启用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热感应装置的无人机,对主次干道、园区地块等区域开展常态化巡航,通过激光定位 + 地面联动机制,实现污染问题快速发现、精准处置,辖区烟尘投诉量同比显著下降。在农业集中管控单元,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科学划定秸秆禁烧区与限烧区,投入专项经费 93.5 万元用于农机购置和低茬收割试点,全年出动巡查人员 3913 余人次,处置焚烧问题 372 起,有效破解露天焚烧屡禁不止的突出问题。通过分区管控落地,2024 年鹤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2.807 居全省第二,PM2.5 平均浓度 28 微克 / 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达 97%。

三、流域分级管控,筑牢水环境安全屏障

围绕舞水河、太平溪等重点流域,鹤城区以分区管控为抓手,构建 “监测 - 排查 - 整治 - 巩固” 全链条治理体系。在优先保护单元强化饮用水源地管控,完成 1 处市级水源地、2 处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评估,对二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 “地毯式” 专项整治,清除非法捕捞设施,完善围栏标识等基础设施。在重点管控单元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太平溪干流及支流溯源监测 17 次,出具数据 747 个,完成 338 个入河排污口建档与 5 个问题排口整治,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更换升级污水管道 1100 米,彻底解决路面污水横流隐患。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对华峰社区等河道沿线违规种菜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同步构建长效管控与宣传引导机制,实现 “河面清、河岸美” 的治理目标。2024 年,鹤城区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与达标率均达 100%,水质综合指数较上年持续改善。

四、林草分类管护,激活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依托 68% 的森林覆盖率优势,鹤城区将分区管控与林长制深度融合,创新推行 “委员林长 + 行政林长” 协同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双提升。在生态优先保护单元,选聘 15 名政协委员担任 “委员林长”,分片负责 3 个林业重点乡镇 6.9 万余亩森林的巡护监督,履行 “巡林员、监督员、宣传员” 三重职责,建立 “事前聚焦、事中协商、事后闭环” 的民主监督机制。在重点管控单元推进生态修复工程,2024 年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940.5 亩、国土绿化 1.3 万亩,严格落实 18 万亩公益林管护责任。通过分区管控与产业融合,成功推动林业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实现森林采集加工业年产值 0.13 亿元,森林旅游观光产业年产值突破 1.1 亿元,构建起 “保护 - 修复 - 增值” 的良性循环。

五、管控成果启示

鹤城区的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精准划定管控边界、差异化制定管控措施,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需求的动态平衡。其关键经验在于:一是坚持 “科技赋能 + 机制创新”,通过无人机巡查、网格化监管等手段提升治理效能;二是强化 “多元协同 + 社会参与”,构建行政监管、民主监督、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三是聚焦 “问题导向 + 成果转化”,将管控要求转化为具体治理项目与产业发展机遇。下一步,鹤城区将持续深化分区管控成果应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样本。(李振宇 卢海琦 向满金)


(一审:邹萍 ;二审:杜华 ;三审:杨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