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人在哪,责任与使命就在哪——新园派出所德善社区民警周红玫
周红玫,女,现年49岁,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新园派出所德善社区民警,三级警长。18年的警营历练,她不畏艰难,爱岗敬业,一步一个脚印地从“鹤城二十佳民警”、“怀化市十佳社区民警”、“怀化市社区岗位能手”、”怀化十大新闻人物”、“湖南省社区警务先进个人”成长为一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荣立三等功和嘉奖多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3年2月,怀化市公安局首创“一包五化”社区警务新模式,周红玫主动申请去了社区工作,成为全市第一批专职社区民警。
都说“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时值实有人口登记工作冲刺阶段,这件看似繁琐的小事,实则是关乎着为民服务、侦破案件的大事。由于采集任务重,时间短,周红玫晚上加班加点,用喇叭在小区楼下来来回回地喊着,告知居民带上身份证或户口本来摊点集中登记,几乎每晚回到家都已超过十一点。为提高工作效率,她还和爱人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自主研发了实有人口管理系统,在德善社区警务室先行试用,实现了人口与房屋的规范管理。
安居乐业是百姓的追求,多措并举是防范的手段,周红玫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将防火防盗防骗常识发送给社区居民,探索着警民互动、群防群治的新路;利用入室盗窃回访的机会,告诉居民如何加强家庭安全防范;因材施教准备课件到辖区里的各所学校上法制课,委托学校将宣传册发放给每一位家长;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所领导出资建设信号发射塔,周红玫则发动小区物业、单位,采取统一配备对讲机,统一设定频道参数的方式,建立起“一家有警情、八方齐支援”的联防联治、快速处警机制。 在周红玫看来,工作创新的同时,更需要用心、细心,贴心,从而收获人心,甚至创造奇迹。 2013年底,天凯物业负责人告诉她,小区转悠着一位看似走失的中年妇女,讲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周红玫赶去了解询问,发现她既不会写名字、又不懂得与人沟通。周红玫只能从她的口音,还有她写下的几个有限的拼音字母中,揣摩她的来历,并在一步步推想中查实了她的身份。等联系上她的儿子时,他激动万分地告诉周红玫:“我真不敢相信妈妈还在人世,我们寻访她已长达十二年”,他兴奋得马不停蹄与亲人连夜赶到警务室。临别时周红玫将防丢牌佩戴在有语言与智力障碍的妈妈脖子上,希望她从此一生平安。
听着这些暖心的故事,其实在她的工作中也遭受了不少委屈与困难,迎刃而解时也会收获着感动。就在2020年8月,为避免一起夫妻矛盾发生民转刑,周红玫首先电话联系了女方,完全没有料到对方把她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对方认为10多年来被妇联、村干部调解了多次的家事,一直都没有好转,气愤地以为周红玫是帮着男方说话,来找女方的麻烦。紧接着当事人的父亲抢过电话,对周红玫又是一顿教训。忍着委屈,周红玫坚持说服女方来到警务室。“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接下来她又约来了男方做全面调查后,“对症下药开处方”。在调解现场,夫妻俩听着周红玫的分析与对策,被丈夫称为“女皇”的妻子第一个主动认错,所有的恩恩怨怨都在理解的那刻烟消云散。妻子腼腆地告诉周红玫:“要把处方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警醒自己”。丈夫感激地说:“以前的调解从来不是像你这样的,要是早来你这里就好了,就不用吵十多年的冤枉架了”。 这8年里,她调处矛盾纠纷近400起,遇到的纠纷五花八门,接触的人形形色色,反映的诉求千奇百怪,有时也难免让她心力交瘁。可是,当回访获悉开具的“处方”,家庭气氛由“乌烟瘴气”转变为“家和万事兴”;深蓝浅蓝的形象由”身板弱小”升华为“威武正直”时,这何尝又不是对她所成就事业的最高赞赏?
社区老百姓这样评价周红玫――“她呀,是一个蛮好的警察!”还有人说:“她呀,颠覆了我对警察的印象”,话虽朴实无华,但字字千钧;虽然只是不经意的赞许,却折射出群众对人民警察相濡以沫的情感。她很知足! 周红玫深知,当社区民警,苦干、巧干、能干,最离不开实干;利民、为民、帮民,最要紧的是爱民。为了党旗的颜色,为了警旗的荣耀,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扎根社区,践行人民警察的荣誉、责任和使命,为社区工作添光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