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水利局 > 规划计划

关于2024年上半年水利工作情况总结

怀化市鹤城区水利局

(2024年7月)

今年来,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大抓水利项目、打造水美环境、守好水资底线、确保水防安全”工作目标,卓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1.防汛抗灾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以来,以防汛抗灾体系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超前准备、整治隐患、科学调度,做到早谋划、早研判、早落实,投入资金60多万元,先后采购防汛物资100余件、整治汛前安全隐患21处,完成水毁项目建设10处,有效应对了九轮强降雨,分别启动了洪水防御Ⅱ、Ⅲ、Ⅳ级应急响应,实现了“不死一人、不溃一堤、不垮一坝”目标。特别是舞水河遭遇30年一遇特大洪峰,超警戒水位1.7M,转移人口9000多人。对此,我局领导班子带领技术专家组20人,下沉到所联系的乡镇街道水库,开展指导隐患排查和防汛工作,37名水库管护员每天坚持巡逻巡查水库3至5次以上,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取得了防汛抗灾的初步胜利。

2.河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围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落实区、乡、村三级河长155名,督促各级河长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巡河频次要求,2024年以来全区各级河长开展巡河1213次。积极整改落实省、市、区总河长会议发现交办问题,落实整改省级交办1个、市级交办1个。将“禁捕退捕”列入河长巡河内容,全力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落实区、乡、村三级河道警长88名,所有河流(河段)全部实现一河(段)一警长,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健全完善河库长制与司法衔接机制,全面探索推行“河长+检察长”制度,增强河库管护司法效能,以太平溪上游为载体,成功打造了太平溪样板示范河段,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鹤城样板。我区河长制工作被评为2023 年度怀化市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黄岩度假区管理处被评为怀化市河长制工作优秀乡镇,㵲水怀化城区段获评省级“幸福河湖”,区水上环卫所宋代刚被评为省级最美“河湖卫士”,成功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等荣誉。

3.水利项目谋划和建设取得实效。今年以来,我局紧盯国家政策,聚焦鹤城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精准谋划包装了21个水利项目,其中“湖南省太平溪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1亿元)”等7个项目水利部初审入库,总投资6.23亿元。水利建设按照“抓紧启动开工”、促进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思路,今年以来,先后实施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其中①红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国债项目)已开工,总投资1.4亿元,今年下达资金7800万元,正在施工中;②红岩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工程,去年已开工,2024年5月下达资金877万元(共下达153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中;③竹林坪水库综合治理和周边开发项目(专项债),2024年3月下达资金2000万(去年到位6000万),目前正在财评,争取7月份开工建设;④鸬鹚江三期综合治理,目前正在财评,预计9月份开工。⑤投入资金250多万元,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当地农民投工投劳,积极行动。

4.水利行政执法工作有效开展。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与“三同时”制度,今年来,共送达书面通知10余份,办理水保审批手续6家;依法加强河道管理。出动执法力量52人次,巡查河湖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0次,下达水事违法整改通知5份,消除安全隐患的函2份,依法查处2起违法的河道倾倒渣土垃圾的案件,限期补办手续2份,强劲有力的保证了辖区内河湖水域生态的安全运行;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机关建设。完成42家取用水单位的在线注册和用水相关数据填报工作,新建8家用水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施。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是水利工程经费不足。虽然我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区级财力有限,项目前期费用和项目配套资金安排不足,导致一些水利项目难以顺利开工。

二是河库生态安全任务艰巨。我区太平溪等个别河库生态水环境承载负担过重、河道生态用水不足。农村河道山塘淤积堵塞现象普遍,农村污水处理率低,严重影响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离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大抓产业、狠抓产业、猛抓产业”要求,以大幅度增加固投水平为重点,加快水利项目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具体实施红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和供水灌溉项目,启动雨水情监控视频安装项目等,积极争取上级移民资金,加强库区移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安全饮水“回头看”,严厉查处打击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2.切实守护好鹤城一江碧水。夯实河长巡河、河道保洁及“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等基础性工作,实现河长治河常态化;持续开展排污口、禁捕退捕以及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绿色发展长效化;抓好水美乡村建设,继续建设以太平溪流域为中心的“河道文化”特色工作,丰富河道文化内涵;持续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通过“治山、治水、治污、致富”等治理模式,打造“山绿、水清、景美、民富”的新时代乡村面貌。

3.全力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对全区山塘、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风险隐患、防汛准备、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进一步开展系统性排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运用水利工程,发挥抢险技术支撑作用;加强跨流域水利工程调度工作,确保将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持续保持“不死一人、不溃一堤、不垮一坝”的目标;统筹抓好抗旱工作,配齐抗旱设备,组织和调度好灌溉水源,扩大抗旱浇灌面积,认真进行会商研判,分析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不发生人饮困难和农田歉收。

4.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改革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持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强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加强水利项目融资,积极申报水利建设资金,加强水资源水资产、水利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抓好水土保持规划,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升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今年重点开展全国县域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探索完成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机制改革,对全区所有农村水厂实行统一、专业化管理、运营、维护,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健康水”,推动全区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