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应急管理局 > 规划计划

鹤城区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和未来5年工作规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情况及取得的突出成绩

2022年以来,鹤城区应急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部署要求,始终突出把党的政治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抗疫情、抓安全、促发展,实现了“三坚决、两确保”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7起(均为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直管的危化、烟花、非煤矿山等领域没有发生一起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无因洪灾死一人、垮一库一坝;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一)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和三年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区级领导已督导检查150余人次,发现隐患285条,整改完成257条,其余隐患均在整改中。全区各单位成立各项安全生产检查组2886个,检查单位6885家次,立案调查274起,经济处罚242.2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21家,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照15个,关闭取缔19处,实施联合惩戒4家,移送司法机关5人。

2.抓好直管行业监管执法工作。以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矿山工贸领域:共检查企业248家(含停产企业),发现一般问题隐患191个,已完成整改191个,责令停产停业整顿2;排查出关闭矿山4座,封闭到位4座,排查发现废弃矿硐31个,封闭到位31个。危化和烟花领域:746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开展全面、地毯式检查,发现问题隐患495个,整改完成449个,责令1家经营许可证过期的危化品企业和1家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烟花爆竹零售店停业整顿,收缴并集中销毁各类烟花爆竹达1000余件截至目前,我局直管行业领域共立案74起,重大处罚5起,罚款32.52万元

3.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扎实整改省安委办专项督导反馈问题清单8个,截至目前,其中鹤城区省道250旁阳塘采石场问题隐患部分整改,其余7个已整改完成。区安委办先后组织督查组对全区11个乡镇(街道)、15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重点企业进行跟踪督导检查,扎实稳步推进三年行动、安全检查百日攻坚、各阶段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开展暗访暗查20余次,全区共排查隐患2635个,成功治理机务段油库、砖厂废弃高空烟囱、怀化市大鑫艺术学院等重大隐患9处,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良好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4.狠抓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一是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2022326日,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怀铁机务段油库下达了隐患整改通知,并限定在4月底清除汽油罐,6月底完成重大危险源核销工作;二是开展加油站“百日行动”集中整治。累计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共30处,当场予以整改26处,限期整改4处,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危化企业防静电排查行动。通过对全区42家加油站和重点经营企业排查,发现98%以上的经营场所都配备了防静电设施设备,且通过正规检测机构检测能正常使用;四是开展醇基燃料排查行动,共检查醇基燃料带储存经营企业2家、无储存经营企业4家、使用醇基燃料单位及餐饮店5家,责令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及湖南省餐饮用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规程予以整改五是检查出涉有限空间企业58家,有可能引起粉尘爆炸企业4家,涉氨制冷企业4家,使用危险物品企业3家。我区工贸行业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共计30家,2022年新增3家,区属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已达90%

5.着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周、森林防火等宣教活动,扎实开展“5·13”“6·20”咨询日集中宣传活动,设置展台145个、展板260块、横幅标语1300余幅,发放安全宣传纪念品3万余份、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手册等各种宣传资料55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400余人次。在鹤城融媒开设了专栏,形成系列报道,广泛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公开曝光一批典型事故案例及重要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了“敲门”行动,实行“面对面”帮扶,上门查看事故隐患以及宣传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对举报属实的群众进行奖励,切实提高了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1.防汛抗旱工作。一是防汛方面,提前备足防汛物资和人员,全面摸底排查整改隐患40余处,定死看牢重点险情部位,坚持防汛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了今年以来每次强降雨过程“不死一人、不跨一库一坝”目标实现。二是抗旱,制定抗旱预案,做好持续高温抗旱工作,及时实施三次有效的人工降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2.森林防灭火工作。区森防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5000余条,启动叫醒机制,区直单位进行分片分区包乡镇(街道)、包村森林防火工作。林业、应急、森林公安组成联合巡查组,深入乡镇(街道)、村组、田间地头、山林地块组织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森林火险隐患大排查。制止野外用火80余次,查处违规野外用火10起。

(三)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1.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全区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全部完成,省、市验收合格的8个,还有3个单位将在今年年底验收。其中,迎丰街道创新管理模式,成立了120人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并配备网格信息员对社区应急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创新“六个三”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模式,被省应急管理厅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2.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整合全区150支共5528人的救援队伍,建立全区“1+17”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全面完成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推进全区13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3.强化救灾物资储备。配置了防汛、防火、危化品等救援物资137 6500余件,先后组织18个行业类型的事故应急演练980次。

4.严格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全年365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和报送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反应灵敏的应急值班机制,今年“两会”、清明、五一、汛期、党的二十大、中秋、国庆等特防期,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四)扎实推进应急行政执法改革组建了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出台了三定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完成人员转隶工作。628日,系全市第一个挂牌成立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县市区,执法队伍统一着装,迈入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新阶段。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锚定“三坚决两确保”奋斗目标,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突发灾害事故,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组建区应急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应急指挥中心和安委办、防汛办、森防办、减灾办等“五办一中心”责任分工,建立统筹协调、责任体系建设、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等工作机制,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本行业领域的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做好各村(社区)、企业、学校应急队伍延伸工作。

二是紧抓安全生产不放松。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坚决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紧盯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统筹推进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排查整治事故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坚决依法顶格处罚、停业整顿、查封取缔,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大力加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抓实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和救灾保障工作。充分挖掘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价值,突出防灾减灾场景实战应用,建立指挥有序、高效快速和协调统一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四是切实强化应急救援和值班值守。健全“1+17”应急预案体系,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能力和救援水平。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一旦发生事故险情,能够及时上报、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未来5年工作规划

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基本格局,全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做好行政执法改革,按照“局队合一”要求,加快区应急局人员整合,探索建立正规化管理模式,打造准军事化应急管理队伍,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一般事故明显减少,较大以上事故不再发生,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核心指标与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指标保持一致。应急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1.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应急监测预警、响应指挥、处置机制,压紧压实应急管理责任链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完善应急管理预案机制,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

 2.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综合防范能力,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能力,突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特种设备、冶金工贸、道路运输、交通运输、民用爆炸物品、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领域的风险防范,着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增强安全管理能力,推动全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跨越发展。

3.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提高自然灾害源头管控能力,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强化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提升自然灾害统筹救助能力,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4.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应用,加快推进监测预警系统的全覆盖和智能化,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5.筑牢人民安全防线。扎实推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树牢安全应急意识,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急能力,培育安全应急文化,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增强社会动员能力,提升市场参与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