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新样子 迈出新步子——鹤城区多措并举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近日,笔者从鹤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20年,鹤城区以全市组织开展的重点项目“百大会战”为契机,整合投入农林水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3.1亿元,先后实施完成了“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二期工程、鹤翔蔬菜产业园、双村百果园等产业兴旺,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黄金坳镇及白马、大坪、岩添、山下等“一镇四村”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环境整治,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易地扶贫搬迁“雪亮”工程等乡村治理,农村安全饮水、交通用电、教育卫生等生活富裕”等一系列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全区农业产业逐步兴旺,农村面貌颜值明显改善,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近年来,鹤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宏观持续经济下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紧扣“六稳”、“六保” “双战双胜”目标任务,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点,坚持从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关键环节入手,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干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样子,迈出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步子。
坚持兴旺产业,提高农业产值。一年来,全区紧密对接省市实施的“三个百千万和六大强农”行动,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发展,产业兴旺取得积极进展,农业产值效益明显提高。预计,2020年,全区农林牧副渔业产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产值分别有望达到20亿元、80亿元。粮食生产方面:全面开展耕地抛荒整治,按照“摸清底子、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的原则,采取“本人复种、他人代种、大户租种”等整治形式,完成抛荒耕地复种面积1170余亩、占抛荒耕地总量的100%。全面稳定粮食生产,着力提升粮食生产条件,改新建高标准农田1.09万亩,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42万吨。园区(基地)建设方面:实施完成九丰农博园二期三通一平工程,新建高标准恒温钢架大棚5.78万㎡。提质改造鹤翔等时鲜设施蔬菜基地面积2000余亩,分别新建和提质中药材、优质时鲜水果基地面积2000余亩、1000余亩,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供应基地示范县。龙头培育方面:2020年,怀化九丰公司成功跃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同步创建市级龙头企业3家。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预计年内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5亿元。新增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怀化奇山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020年,培育创建“两品一标”农产品6个,累计创建141个。融合发展方面: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培育发展九丰现代农博园、黄岩怀化大峡谷、白马千亩花海、双村佳麓山庄、叠翠兰亭等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工程。2020年,组织辖区优质农产品企业积极注册湖南消费扶贫公共服务平台、京东怀化电商平台等,设立省、市级消费扶贫生活馆4家。组织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中国中部农博会、湖南消费扶贫展销会等展示展销会6次,特别是10月底组织8家涉农企业携100余个优质农产品参加了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提升了鹤城特色农品市场影响力。
坚持乡风文明,提升文明价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文明潇湘爱卫同行”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等三下乡活动,着力抓好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新乡贤评比,全面整治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2020年,坨院街道犁头园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并已累计创建区级以上文明村镇34个、占比达55.38%。组织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180余场次,印发《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传统美德”倡议书》6000份,年内干部群众主动退订或劝退各类酒席200余起。竖立大型户外文明公益宣传牌60余块。累计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11个。2020年11月佳麓山庄生产部经理彭丽丽荣获省劳动模范,推选培养新乡贤10余人,凉亭坳乡丁小林荣获怀化市首届“最美新乡贤”。
坚持治理有效,凝聚社会气质。大力开展以农村基层党支部“五化”建设、平安创建、安全生产等为重点的乡村治理行动,凝聚提升社会稳定气质。全面推进农村“五化”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片包支部制度,按照“示范引领、集中攻坚、全面达标”的要求,“五化”支部达标创建率实现全覆盖。完成新任乡村干部、党员培训任务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换届选举工作。以村支部、村委会换届为契机,高质量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确保村级办公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完成62个村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以“两议两公开”为主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稳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行动,“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实现动态清零,“黑财清底”“行业清源”取得阶段性成效。“六清”行动以来,案件办结率、逃犯清零率、移送起诉率均达100%。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区打掉黑恶势力犯罪集团13个,破获刑事案件112起,位列全市第一。乡村治理基础明显夯实,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将“互联网+视频监控”纳入“雪亮工程”管理,建立了由公安统一调配、城乡无死角覆盖的监控平台,安装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监控探头20个、设立警务室(或执勤点)13个。2020年,全区群体性事件和矛盾纠纷分别环比下降35.6%、23.7%,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上升23.6%。扎实开展农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坚持生活富裕,增强幸福数值。着力实施农村水电路、教育卫生、文化服务和农民增收等民生保障提升行动,农村幸福数值不断增强。安全饮水方面,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百日清零”行动,新增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巩固提升人数3035人,完成仇家自来水管网延伸二期项目,覆盖受益人数3208人。交通通信方面,近年来,对原建的3.5米宽的“通达”“通畅”工程进行扩宽改造21条、里程147.17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100%的建制村及25户/100人以上自然院落通水泥路的目标。升级改造农村电网86公里,有线电视入户率、移动4G无线网络覆盖率、光纤通达率均实现全覆盖。教育卫生方面,农村教育条件逐步改善,实施完成阳塘小学、犁头园小学等12所学校改扩建或设备设施添置、象形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以及新建教师周转房60套、盈口乡中心幼儿园、坨院芙蓉学校等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卫生服务设施逐步健全,目前全区每个乡镇均有一所政府创办的卫生院,建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在95%以上,乡、村卫生院(室)覆盖率均达到100%。民生保障方面,农村儿童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全区62个村全部挂牌建设了儿童之家。农村养老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完成了芦坪五保供养中心改造升级,严格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推行农村留守老人巡访制度,定期上门为留守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农民增收方面,严格按照“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产业带动”要求,全面开展“四跟四走”产业帮扶巩固提升行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期间,先后发动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家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实施完成了产业扶持项目166个,使全区1.5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预计,2020年,全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8万元、同比增长10.5%。(张小平 张天立 戴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