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财政局 > 规划计划

鹤城区财政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开展

鹤城区财政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开展

区财政局

(2022年7月5日)

一、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

(一)财政收支情况

1、财政收入。2022年1-6月,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671万元,同比增长10.85%。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1139万元,同比增加174万元,增长0.34%;上划省级收入完成6895万元,同比增加1508万元,增长27.99%;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28637万元,同比增加6799万元,增长31.13%。

分税种来看:增值税完成6418万元,同比下降25.45%;个人所得税完成6808万元,同比增长429.81%;企业所得税完成2465万元,同比下降27.24%,土地增值税完成12338万元,同比增长39.11%。

分部门来看:1-6月,鹤城税务入库37011万元,增长15.39%;而二分局实现入库5017万元,下降17.43%;财政部门入库8805万元,同比下降29.78%。

2、财政支出。2022年1-6月财政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46272万元,同比减少15481万元,下降9.57%。

3、库款情况。截止6月底我区库款余额为8373万元,2022年1-6月我区库款保障系数分别为0.02、0.08、0.06、0.13、0.15、0.26均低于0.3--0.8的合理区间。

(二)财政运行特点

1、全面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区级部门预算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部门预算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明确要求了2022年各预算单位的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在2020年预算的基础上压减20%。同时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区部门预算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还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要求。

2、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为进一步加强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使用好财政增量资金的同时,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022年上报全区财政存量金规模为5156万元,同比减少2250万元。    

3、“三保支出”保障有力。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放在预算编制的优先保障次序。2022年1-6月“三保”可用财力为13.66亿元,“三保”支出为10.27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5.45亿元,保工资4.54亿元,保运转0.28亿元。

4抗击疫情充分发力,民生补贴兜住底线。3月18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主城区以来,我区经历6轮次全覆盖的核酸检测封控期间、4月6日邵阳物流赵某某引发人员隔离期间、5月7日武丽娟引发人员隔离期间、常态化期间,共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818万元。截至6月底,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各类民生补贴资金共计7117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基本生活问题,充分发挥了民生资金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作用。

5全力支持打好债务风险防范攻坚战。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区隐性债务余额为14.67亿元,其中:融资平台隐性债务9.57亿元;政府支出责任隐性债务5.1亿元。根据《2021年湖南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要点》精神,我区总进度已经达到49.52%,已超额完成序时进度9.5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难度大。一是我区税源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涉房涉地税收,而近期以来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下滑势头较明显,后续组织收入难度会更大;二是房地产遗留问题处理难度较大,随着该项工作的不断推进,由于很多项目时间跨度长、形成原因复杂等因素,部分企业法人或走逃、或企业根本无可执行财产和资金,欠税追缴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园区工业经济税收增长乏力,近三年以来园区工业企业税收无实质性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税源培植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财政保障压力大。2022年全年“三保”预计可用财力为23.51亿元,“三保”支出预计为18.65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0.34亿元,保工资7.85亿元,保运转0.46亿元。全力保障“三保”,势必挤压其他专项支出,导致其他领域资金难以支付。

(三)实现收入双过半与市里要求仍有差距。一是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已划转至税务部门征管。目前,我区财政部门非税收入征管项目仅为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2项,但都为一次性机遇性收入,不具持续稳定性,与上年同期相比,这2项收入减少3711万元,分别下降48.74%和56.51%。减少原因:主要是区纪委监委的收入较上年同比大幅下降,其次是区直单位向上争取其他非税收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我区非税收入执收职能不全,与兄弟县市比,我区没有公安、交警、国土、房产、环保、质检等大宗收入执收单位,致使我区非税收入结构不全,收入不稳定。

(四)债务化解任务困难。一是我区土地出让收入被上收到市级财政统一管理,使得我区综合财力下降明显,导致我区综合债务率维持高位运行;二是隐性债务化债期集中,承担市级安排的项目债务规模大,若市级相关配置土地或建设资金不能及时结算到位,今后将存在一定程度的债务偿还风险。区财政属于典型吃饭型财政。在此十分困难的状况下,我区财政每年依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化解债务及债券利息,导致财政偿债压力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财政措施。一是多举并措创收征收。瞄准大宗主体税源,采取靶向跟踪,确保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主体税源应收尽收,通过日常征收和稽查补缴相结合的征管手段,遏制收入流失,同时建立健全协税护税新机制,重点将工程税收管理、工业园税收作为突破点,强化收入考核与调度;二是抓好财源培育。一方面加大资金引导流向向产业园区聚集,发展全域旅游、装配式建筑、医药康养、现代商贸物流等的“六区一板块”模式,依托园区产业定位和资源又是,逐年提升园区税收占比比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五好园区”;另一方面持续向企业“输血”送政策,重点围绕园区优惠政策,完善园区财政体制,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等,通过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的“百名干部联百企”,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落实到具体,跟踪到人,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后背资源库企业、小人业企业等。同时建立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发挥财政融资杠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加快复工复产,切实推动财政收入平稳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二)把严支出关口。一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抓好资金调度,强化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严肃财政纪律,强化财务管理,重点监控扶贫资金领域、乡村振兴资金领域,相关惠民惠企资金的领域,积极压减一般性公共支出,腾出资金支持重点民生中心工作。二是畅通直达资金监控渠道。按时拨付社保类、补贴类等到人到户补助资金,依托直达资金监控平台,安排专人“全天候”对直达资金实行穿透式流程监控,动态跟踪资金分配下达、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消除违规支出预警,上传惠企利民发放明细,监控系统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确保了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强化精准支出,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和专项债券的运用,科学编制财政预算,确保“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加大存量资金清理力度,按规定统筹收回各类沉淀结余结转资金。同时强化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作用,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大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严抓债务管理。一是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力争通过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城投资产处置力度、通过区城投联合民企拿地,做实土地基金收入、争取上级工程结算或专项资金以及通过筹集资金偿还债务再核销支出责任债务等方面,确保本年度化债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全力推进专项债券项目。从狠抓工程建设、资金安全、工作调度、追责问责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分解下达、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快速拨付到位,尽早形成工程实物量,同时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该情况,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严格追责问责程序。三是积极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通过补资本、补资产、补营收等方式加大政策支持,不断支持平台公司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平台公司依法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业务,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营机制。

(四)狠抓队伍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明确党建引领全局,推动全区财政系统同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开展“一封家书”、观看“党史教育电影”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全区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家国情怀,提升对党忠诚、为民理财、为国服务的思想境界。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树立“廉政、勤政”的财政干部形象,开展严惩庸懒散和清廉政务等“回头看”行动,定期和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财政工作氛围,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财政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更大力度防治“风腐一体”问题,打造一支忠臣干净的财政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