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突出成绩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环卫日常作业和迎检工作。一是每天组织1800余名环卫人员、170余台作业车辆在城区内开展道路、人行道及公共区域日常清扫、清洗保洁;及时清运城区内和城乡接合部658个垃圾点的生活垃圾;对城区41座垃圾中转站、66座公厕及其他环卫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对舞水河、太平溪近580万平方米水域开展清理打捞作业等。二是每月上、中、下旬在城区内定期开展3次环卫“大清扫、大清洗、大清运”行动,同时针对各项迎检活动不定期进行专项整治。通过全覆盖、精细化作业,全力清洗油污污染、清除卫生死角,累计清洗地面油污1900余处,清理垃圾死角1500余处,清除垃圾2500余吨,保障了主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三是针对农贸市场、商业街区、城区便民点、学校周边、高铁南站等人流量密集的重点区域,实行环卫点长负责制,采用定人定岗与巡回保洁作业相结合模式,有效保障以上区域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四是充分发挥2024年初新购置的50台快速保洁车的快速、灵活、机动作用,加大城区路面巡查力度,及时清拣、清理路面垃圾,最大程度减少垃圾落地时长,保洁效果明显增强。五是每天对城区2700余组果皮箱进行抹洗,对城区10个地下通道地面、墙面、雨阳棚及部分主次干道的护栏、各类控制箱、隧道墙面进行人工清洗;全年维修果皮箱200余个,更换果皮箱内胆700余个,方便了市民投放果皮纸屑及垃圾的正常清掏收集。六是年初冰雪天气期间,第一时间出动16台铲雪车和1600余人次清理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火车站广场等重要区域积雪;同时安排130名突击队员和26台督查巡逻车,对城区13座责任桥梁撒盐融雪除冰,抛撒工业盐32吨,设置26块安全警示牌,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七是在3月5日至9日创卫检查期间,安排1800余名环卫保洁员全员上岗加班作业,加大城区主次干道保洁力度;组织机关40多名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全力配合环卫所做好路面白色垃圾清捡工作,确保迎检卫生达标。八是按照创国卫标准优化垃圾桶设置,撤离主次干道850个环保垃圾桶,并对撤桶后的路面加强保洁,确保撤桶位置卫生整洁。
2.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和日常管理工作。一是根据省环保督察指出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不能直排污水管网的要求,对城区10座垃圾中转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原来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改造成箱式一体化站,渗滤液由整体箱收集后送至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升了垃圾中转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二是按照《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抓紧改造24座公厕,对无障碍通道、扶手、坐便器等无障碍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预计12月完成投入使用。三是采纳市区两级人大、政协建议和市民意见,利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在城区新建22座公厕(含5座移动式公厕),已于6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新建公厕进一步满足了周边市民的如厕需求。四是在66座政府直管公厕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公厕标识标牌,做到内容清晰、指示明确,方便引导市民和游客就近如厕。五是加大对41座直管垃圾中转站内外清扫保洁力度,确保达到“七无七净”标准。六是要求保洁员加强保洁频率,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冲洗消杀,确保直管的66座公厕保持干净整洁,做到无污物、无垃圾、无异味,如厕环境干净舒适整洁。
3.水上保洁工作。一是按照创国卫工作要求,每天组织24艘船只、47名保洁人员,采取人工打捞清理的方式,对舞水河、太平溪及支流等水域白色垃圾、水面漂浮物、杂草进行清理打捞;在太平溪水域设置水面拦渣浮条7处,及时清理拦截下来的漂浮垃圾,2024年共清理水面漂浮物、白色垃圾等近2200吨,有效维护了城区舞水河、太平溪水域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二是加强对水域两岸边坡死角垃圾清理整治,对垃圾实行定点堆放并及时清运处理,确保水域水面及两岸边坡干净整洁,1至10月共清理溪河两岸边坡垃圾约17吨。三是为加强太平溪流域鹤城段水环境问题整改治理工作,主动履行部门职责,申请78万元专项资金购买清理浮泥、油污的专业船只,提高了水面漂浮物打捞效率,解决了浮泥、油污无法收集处理问题的突出问题。
4.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加强对城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洒水降尘力度,确保每天洒水降尘不低于4次,特护期间每天洒水降尘6次以上。二是加大对城区油污污染的清扫、冲洗力度,尤其加强对宾馆酒店、大排档、烧烤摊、夜市等油渍污染严重路段的清洗、冲洗,确保路面见本色。三是全力支持、协助相关单位、乡镇街道做好秸秆焚烧处置工作,只要收到街道或相关单位的联系电话,立即组织洒水车辆应急处置。四是安排3台喷雾抑尘车每天在指定路线巡回喷雾降尘,确保有效降低大气污染PM10、PM2.5颗粒指数。
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要求2个背街小巷市场化公司每天安排50名保洁人员对40条村道和城乡接合部进行全覆盖清扫保洁,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二是每天安排8名环卫工、4辆清运车、1台铲车对城南、坨院、盈口及铁路沿线、国(省)道沿线248座垃圾池(屋)垃圾进行日产日清,日清理垃圾约35.7吨。三是专门安排2台5吨货柜式转运车负责黄金坳、凉亭坳和黄岩三地的5座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确保农村垃圾随满随清。为今年一、二季度鹤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排名领先贡献了环卫力量。
6.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专题会议,明确4名班子成员和26名政治站位高、综合素质好、责任意识强的机关部(室)长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作为帮扶结对人,对贺家田村84户279名脱贫户开展结对帮扶;安排2名专职同志进行驻村帮扶(其中一名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调拨乡村振兴工作专项经费3万元和保障工作用车辆一台,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作为牵头单位定期组织后盾帮扶单位负责人入村与驻村工作队一起研究商讨工作,与帮扶对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想方设法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024年开展走访排查4次,针对走访排查的问题召开“四支队伍”会议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了夏家庄组入组道路80余米的硬化,为3户贫困户提供环卫工作岗位,解决了5人就业问题。
(二)取得的突出成绩
1.完成环卫市场化整体改革。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环卫市场化整体改革项目(即《怀化市鹤城区环卫运行能力提升及生活垃圾分类特许经营项目》)已于6月20日完成招标,中标企业为深圳玉禾田环境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鹤城成立了怀化鹤玉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玉公司)运营本项目。8月10日,我中心与鹤玉公司完成整体工作移交,环卫设施设备老旧、环卫工人欠缴养老金、环卫工人年龄结构等问题得到一并解决,每年节约财政资金400余万元。目前,城区环卫整体工作运行正常平稳有序,环卫市场化整体改革顺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服务保障全球湘商大会。9月12日至14日,第11届全球湘商大会在我市顺利召开,作为环境卫生保障主力军,环卫中心提前谋划,制定详细环卫保障方案,统筹指导协调鹤玉公司组织1800余名环卫人员、170台作业车辆积极参与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全球湘商大会期间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和城市形象焕然一新。会议期间,主会场、嘉宾入住酒店、活动线路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得到参会领导、嘉宾和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和一致好评;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夏雪兵同志被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筹备工作先进个人”并给予了嘉奖。
3.实现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全覆盖。一是在城区298个物业小区、378个居民自治小区建设了284个四分类生活垃圾分类亭、1299个生活垃圾二分类点,设置了5340个有害垃圾收集箱。二是建成迎丰、红星、河西3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通过持续发力,我中心牵头的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城区垃圾分类设施的全覆盖,为我区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城区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分解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城区24座公厕、10座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完成情况。一是24座公厕的升级改造目前已改造完成17座,剩余7座公厕12月可升级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是10座垃圾中转站改造目前已改造完成7座,剩余3座2024年11月底前可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2.全覆盖实施主城区垃圾分类完成情况。根据黎春秋市长2024年3月24日调研鹤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时的指示精神,现已完成525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新设置二分类点位962处、有害垃圾箱5133个,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3.环卫市场化整体改革完成情况。自2021年市、区两级开始推动主城区环卫市场化改革工作以来,历经三年精心筹备,目前我区环卫市场化整体改革项目(即《怀化市鹤城区环卫运行能力提升及生活垃圾分类特许经营项目》)已于6月20日完成招标,8月10日,已完成整体工作移交,现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环卫市场化整体改革任务已顺利完成,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4.建成使用城区大型生活垃圾分拣转运中心完成情况。截至10月底,大型生活垃圾分拣转运中心综合用房及消防泵房已完工,分拣中心主体已完成混凝土浇筑,一层支模架已拆除,目前正在进行屋顶网架钢结构及引桥地梁、承台施工,安装调试好各类设施设备后,预计2025年3月份投入使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形势研判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生活垃圾分类方面。一是还未真正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二是2024年市财政仅保障100万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而区财政没有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初预算,目前,2024年省垃分办下达我区创建1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3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30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目标任务难以完成,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2.环卫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因城区规划没有预留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导致环卫中心在包装申报项目时因用地问题受到制约,没有底气。即便申报成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为久拖未决的用地问题难以推动,严重影响项目建设。
(二)形势研判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省级对地方都有考核任务指标,然而当前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不足,无法投入足量资金在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导致我市在全省的考核排名靠后。此外,项目申报和实施建设过程中用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既影响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也影响项目申报成功后续的施工建设,甚至影响到省市发改部门对我区项目申报的资格认定。
四、2025年工作打算
1.强化督查考核,促进保洁提质增效。进一步细化环卫考核细则,让考核细则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照考核细则强化对市场化公司日常作业质量、运营情况的指导监管,实事求是兑现奖惩,促使市场化公司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升保洁作业质量和效能。
2.全力申报项目,补齐环卫设施短板。紧密对接发改部门,紧盯行业对口方向路径,全力申报专项债、超长期国债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加快公厕、垃圾中转站、环卫停保场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环卫基础设施短板,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明年的全省旅发大会夯实基础,为促进鹤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环卫力量。
3.积极汇报对接,争取支持促进发展。针对环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认真分析研究,能克服的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办法,无法解决的,譬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保障、项目申报和后续建设涉及的建设用地等问题,积极主动向市级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涉及的环卫问题尽早尽快得到解决,进一步促进我区环卫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