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院街道人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严格遵守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2、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工 委 书 记 李志杰
副组长: 办事处主任 陈承清
成 员: 向进云、罗小兰、周春来、张治利、柴辉
领导小组职责及各成员职责:
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各成员职责:
应急办公室:接到人身事故报告后,请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及时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的现场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
安监站:负责人身事故应急救援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取证,及时向办事处、区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简况,向总指挥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对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在事故调查组的领导下开展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综治办: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和事故抢救现场秩序的维护,及时向公安部门汇报事故简况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综合办公室:及时向上级党群工作部部门汇报事故简况并参与事故调查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事故第一时间内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对伤员的救治,人身事故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逐个进行现场救治,并及时联系专业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伤者送至医院救治。
4 预防与预警
1、完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位职工明确自己工作中的所负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安全责任。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以预防人身事故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规避事故风险的能力。
3、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各专业建立健全危险源点分析与预控措施数据库,推行标准危险作业预控分析卡,做到运行重要操作、检修工作有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加强动态管理,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预防设备、人身事故的发生。
预警行动
发生人身重伤以上突发安全事件,事态有扩大的趋势,进入预警状态。获得信息人迅速、准确地向值长报告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以采取相应的行动。当突发事件对人身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预警时,必须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人员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确保人员了解疏散的相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及目的地等。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地现场急救以及合理地转送医院进行治疗。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人员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同。
预警结束
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后,预警结束。
5、信息报告程序
1、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0745-2100011
2、当发生人身安全突发事件时,立即汇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3、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汇报后,宣布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并电话通知各应急处置组组长。
4、应急处置组组长接到启动全厂停电应急预案的命令后,立即召集所属应急处置组成员,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5、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到达现场了解故障情况后,由应急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当地政府安全监督机构、电监会派出机构汇报事故信息,最迟不超过1小时。
6、突发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报告部门(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报告时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5.7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6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按照人身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重大)、Ⅱ级(一般)。
Ⅰ级响应
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以上重伤。
Ⅱ级响应
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以上轻伤。
响应程序
1、该预案由应急组长宣布启动。
2、迅速组织召集各应急处置组负责人,部署应急处置工作。由应急组长派出前线指挥人员,由前线指挥人员负责协调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合理调配应急资源。
3、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先期处理。
4、各应急小组人员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5、应急响应程序启动后,由前线指挥人员负责向上级主管单位、当地政府安全监督机构、电监会派出机构汇报应急工作信息。
应急处置
1、人员轻伤处置原则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3)受伤人员在现场经过医务人员处理后,送往医院进一步进行诊治及治疗。
2、人员重伤及以上事故处置原则
(1)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应立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组织起所有成员及抢险装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组织事故处理。并根据情况向大唐国际、集团公司汇报。同时宣布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通讯保持随时畅通。
(3)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选择有利地形设立现场指挥部及医疗急救站。地点应选在交通路口,但不能远离事故现场。各救援队伍尽可能靠近现场指挥部,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指挥部、各救援组、医疗组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悬挂旗帜,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
(4)由安监部主任和纪检监察审计部组织保安救援组,集结全厂经警,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值班巡逻,突击抢险工作。保证现场不被破坏,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根据现场区域做好现场警戒,禁止其他人员及车辆靠近。
(5)由生技部主任负责组织通讯保障组,信息中心全力确保调度电话的畅通,确保值长岗位全国直拨电话的畅通。准备足量对讲机,保障指挥系统通讯畅通。
(6)由发电部主任负责组织运行应急组,值长协助,增加抢险工作协作班完成运行设备的监视、事故涉及系统隔离、异常发生、发展阶段性汇报工作,负责系统恢复工作。
(7)由厂办主任负责组织后勤、医疗保障组,保证信息畅通,作好后勤生活和现场的救护工作。医疗保障组在事故初起阶段就应与相关医院联系,说明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并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3、伤员脱离事故区域后的处理
(1)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4、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2)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5)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5、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6、现场常见急救的几种方法
(1)心肺复苏术
A 让患者水平仰卧,抢救者跪在患者肩部上侧。
B 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迅速用左手插入患者颈后向上托起,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
C 将耳或者面颊贴近患者口鼻倾听,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如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 人工呼吸
E判断患者脉搏,若有脉搏,继续人工呼吸;若无脉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F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按压部位是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得上方;将一手掌根重叠在另一只手臂上,双指交叉或伸直,然后平稳地、有规律地按压,以胸骨下陷3~4厘米为宜。
(2)骨折的固定:
A 确认骨折后,必须限制患处活动,用相当于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长短的夹板(或者硬纸夹、杂志等物)固定受伤部位,防止错位。
B 对于开放性骨折固定前,局部先做无菌处理,在用夹板固定,不要将已暴露在外的骨头还纳进去。
C 经处理后,将伤员平稳地送往医院。
D 腰背部脊椎骨和骨盆处骨折要用硬板担架搬运。
注意:固定关节部位时,夹板不能窄。
(3)烫烧伤
A 脱离致伤场所(灭掉伤员身上的火),应用清水长时间冲洗。
B 必要时止痛、镇静。
C 有呼吸困难及休克者应予吸氧。
D 纠脱水
E 送往医院
(4)触电、电击伤:
A 切断电源
B 如心跳、呼吸停止,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C 饮糖水
D 用调节神经的药物
E 镇静药
(5)溺水:
A 迅速将溺水者营救出水,清除呼吸道异物,用开口器开口
B 根据情况进行倒水处理
C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D 应用有关急救药物
E 酌情转院
(6)食物中毒:
A 催吐、洗胃、导泻
B 针对病因治疗
C 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D 酌情转院
(7)中暑:
A 立即将患者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使其平卧。
B 揭开衣服,吹风,用凉水擦敷头部及躯干。
C 给饮一些含盐清凉饮料。
D 重者以凉水敷体,或冰水侵浴。
E 体温降至38°C左右,可停止侵浴,并送医院进行治疗。
(8)危险化学品
A 浓酸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B 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硼酸清洗皮肤,并联系医疗救护及善后组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处理。
应急结束
当受伤人员已送至医院得到救治和处理,情况稳定,事故现场已得到恢复,安全隐患排除后由应急组长宣布本预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