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化市鹤城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2015年 1月28日在怀化市鹤城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怀化市鹤城区财政局局长 李先曙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政协委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
2014年,全区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0976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5.57%,较上年减少10342万元,下降10.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143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42%,较上年减少13674万元,下降19.87%。上划中央级收入26070万元,较上年增加1860万元,增长7.68%;上划省级收入9763万元,较上年增加1472万元,增长17.75%。
1.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为:①工商税收完成34627万元,较上年减少1823万元,下降5%;②农业税收(耕地占用税)完成3762万元,较上年减少10377万元,下降73.39%;③非税收入完成16754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3893万元),较上年减少1474万元,下降8.09%。
2.上级补助收入96864万元。
3.上年结余收入3411万元。
2014年,全区财政收入总计155418万元。
(二)财政支出
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47640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5.06%,较上年增加10737万元,增长7.84%。其中:教育支出29499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17%,增长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109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25.39%,增长30.98%;医疗卫生支出19205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10.23%,增长30.9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22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8.77%,增长81.58%;农林水事务支出14035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4%,增长4.21%。
2.债券还本付息1000万元。
3.上解支出6778万元。
全年财政支出总计为155418万元。当年收支平衡。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最后以财政决算数为准,并将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在此,特向各位代表说明。
(三)2014年全区预算执行的特点及财政主要工作
1.收入质量迈上新台阶。2014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市区财政体制不顺以及自身财源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区财税收入形势十分严峻,公共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首次同时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但财政部门严格按照省财政厅不空转虚增、不收过头税,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工作要求,把挤干收入水分作为收入管理的重点,坚持如实入库财政收入。全年税收收入(含上划收入)完成74222万元,占公共财政收入的占比为81.57%,税占比全市排名第1,收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和争取更多可用财力打好了铺垫。
2.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2014年在整个经济下行、投资不理想、洪涝灾害叠加、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艰难情况下,财政部门千方百计保民生,全年民生支出达12.19亿元,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2.56%。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支出2.95亿元,较上年增长3.4%,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3776万元,为15226名城乡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164.12万元,为336名农村教师发放人才津贴146万元。二是支持惠农政策落实。农林水事务支出1.4亿元,比上年增长4.21%,“一卡通”发放16项惠农补贴2887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79个,安排资金778万元;开展农业保险8项,拨付理赔资金361.5万元。三是支持社保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98%,解决就业人员9681人;医疗卫生支出1.92亿元,比上年增长30.93%,救助特殊病种人员1005名,支付医疗救助资金1303万元,新农合参保人员达12.3万人次,支付参合农民住院补助3082万元。四是保障基层组织运转。行政村运转经费村平提高至6万元,乡镇、街道公用经费平均提高至45万元。全额人员住房公积金财政配套部分由3%增调至6%安排到位。第三步规范性津补贴年人均提标6000余元,与市级实现了同城同待遇。
3.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扶持作用。一是支持项目建设。全年投入1.5亿余元用于背街小巷提质改造、 209国道建设、农贸市场建设等,重点支持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扶持企业转型发展。为企业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77万元,用于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扶持重点企业、产业的发展。三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共拨付涉农项目资金1.3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了强农惠农工作目标任务。
4.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首次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工作,不断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农贸市场建设等3个5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项目开展了绩效跟踪评价;在区文联等7个部门开展了预算信息公开试点工作。二是推进公务卡改革。加大了公务卡改革工作力度,全区共办理公务卡2040张,办卡率96.2%,结算金额1009万元。三是推进“两型”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全年政府采购金额10880万元,节约资金1847万元,资金节约率14.51%。四是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改革。完成评审项目382个,送审金额10.1亿元,审减金额2.04亿元,核减率20.23%。五是推进财政资金整合。全年整合农口资金10890万元,其中整合“6.19”灾后重建项目资金3349万元,实施水利工程项目82处,道路交通项目49处,农业产业化项目11处,村民住房改造项目202处,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
5.精细管理得到新提升。2014年,财政精细管理扎实推进,专项整治突出问题卓有成效,促进财政规范运行。抓好厉行节约,全区“三公”支出较上年减少802万元,下降19.34%。开展了党政机关“吃空饷”清查工作,全年共追回“吃空饷”资金62万元。加强社保资金动态管理,全区核减城乡低保对象1129户3142人,核减低保资金66万元。对15个乡镇(街道)的40个村开展了村级财务专项检查,进一步完善了村账乡代管制度和村级财务公开措施。组织开展了会计基础规范化检查工作,规范了区直单位会计行为。加强了全区国有资产处置和尾欠款清收力度,完成了全区政府性债务甄别认定工作。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面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省市财政体制弊端的严重制约,区内税源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财政部门迎难而上,开源节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全区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实属不易。当然,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压力。一是财政增收的制约因素多,需要研究促进收入增长的措施和办法;二是新《预算法》出台后,还需进一步加大绩效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三是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财政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四是财政债务重,运行风险大,需要建立完善债务预警机制和加大消赤减债工作力度。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研究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常态下的第二年,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新创业、建设新怀化”总体要求,投身主战场,打好主动仗,按照新《预算法》调整方向,遵循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改革,强化监督,改善民生,为建设“五个鹤城”提供财力保障。
当前,我区不合理的税源结构,区级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业,致使可用财力、增长潜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制约了收入增长空间。2015年我区财政工作仍会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财政收入也将处于中低速增长阶段。同时,财政刚性支出需求多,预算平衡的压力很大,收支缺口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根据上述形势的研判,结合我区的实际,2015年我们提出如下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1.财政收入。2015年公共财政收入安排100073万元,在2014年完成数90976万元的基础上增长10%。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安排60657万元,在2014年完成数55143万元的基础上增长10%;上级补助收入安排98283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96864万元略有增长;上年结余收入3000万元,地方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财政收入总计164940万元。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项目安排为:①增值税6466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1293万元,增长25 %;②企业所得税185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241万元,增长15%;③营业税15341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2001万元,增长15%;④个人所得税168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219万元,增长15%;⑤城市维护建设税78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10万元,增长15%;⑥耕地占用税4326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564万元,增长15%;⑦其他工商税收12444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增加1623万元,增长15%;⑧非税收入16007万元(含教育费附加4520万元),比2014年完成数减少760万元,下降4%。
2.财政支出。2015年财政支出总计为164940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
①人员支出48850万元(含工资福利支出31112万元,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7738万元);②商品和服务支出39740万元;③其他支出(预备费)2000万元;④列收列支的专项转移支付支出70000万元;⑤上年结转支出3000万元;⑥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350万元。
3.预算平衡情况。2015年全区财政收入总计164940万元,财政支出总计164940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1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为98735万元,其中:
本级基金收入86418万元,具体到科目情况是: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2480万元;②地方教育附加收入2118万元;③育林基金收入100万元;④森林植被恢复费370万元;⑤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000万元;⑥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50万元。
上级基金收入(列收列支)3600万元;
上年结转基金收入8717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1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为98735万元,其中:
本级基金支出84300万元,具体到科目情况是: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82480万元;②育林基金支出100万元;③森林植被恢复费安排的支出370万元;④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1000万元;⑤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350万元。
上级基金支出(列收列支)3600万元;
上年基金结转支出8717万元;
年终结转支出2118万元。
3.预算平衡情况。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9873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98735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社保基金预算收入。2015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2547.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51.7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87.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5569.2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959.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253.9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53.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91.21万元。
2.社保基金预算支出。2015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502.1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8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46.1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基金支出4715.7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519.2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106.52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251.5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315.4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267.46万元。
2015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结余3044.95万元,年末累计结余 23602.38万元。
三、稳中求进,顺势而为,主动抓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
1.勤征细管抓好聚财。强化税收征管措施,抓好骨干税源和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实现应收尽收。加大重点工程协税护税力度,全面清欠历年税款。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处置,加大尾欠款清欠力度。积极理顺市区财政体制,按照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原则,重点从市下放职能方面争取市里的财力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在城市困难区、生态补助、特殊补助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2.培植税源抓好生财。发挥工业、商贸、全民创业、招商、扶贫等引导资金作用,大力促进产业及产业园建设、黄金坳小城镇建设。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两园两区一圈一海”建设。加强银企联姻,争取贷款支持,加大对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全力支持鹤城区工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的实施。
3.优化结构抓好用财。突出抓好教育、社保、“三农”、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面。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机制,落实城区教育发展“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拨付惠民资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城乡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城市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商贸物流扩质增效、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投入力度。
4.深化改革抓好管财。进一步推进全口径部门预算管理,确保2015年区直各单位(除涉密单位)全部公开预算信息和“三公”经费。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公务卡改革力度,全面实现办卡率、使用率、结算率“三个100%”。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要实施绩效评价和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债务管理,建立区本级政府性债务防范预警机制。继续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工作,有效节约财政支出。
5.提升素质抓好理财。抓好干部学习,实现思想和素质的提高。引导财政干部学好本领想干事、集中精力干好事、落实责任干成事;抓好廉政建设,确保资金和人员的安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财政纪律,规范财政权力运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抓好作风转变,塑造务实和为民的形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巩固成果,常抓不懈,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勤政理财、高效服务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为建设“五个鹤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