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城南街道水垅村:利用山地资源精准施策 助全村脱贫致富

红网鹤城区分站11月24日讯(记者 刘银师 曾翔 杨金)近年来,鹤城区城南街道水垅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致力打好组合拳,在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联村单位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利用山地资源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带动贫困户走向共同致富新路。

  每天上午,在城区街巷总会听到卖黄岩山泉水的吆喝声,前几年,外村有人在水垅村建起泉水抽水站,然后用大罐装到城内卖给市民,优质山泉水很快赢得了市民认可。2015年水垅村村支两委利用黄岩山脉流入的优质水资源办起了矿泉水厂。在水垅村龙谷山泉水的生产车间,这里的水通过一系列的水处理之后,到达净水器然后到储水,再到出水,最后再到封口包装的最后一个环节,送水师傅再将水送到千家万户,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

  水垅村龙谷山泉水厂为集体经济产业,优质水赢得了市场,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的收入,还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务工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扶贫工作组积极引导村民树立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的理念,通过“合作社+专业大户+贫困户”的帮扶方式,扶持发展了一批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村民彭宏均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生活艰苦,他告诉记者,他所在位置紧挨黄岩,黄岩海拔高,草木多适合养羊,于是在2015年利用扶贫贷款搞起了山羊养殖,成立了合作社,在短短2年时间内收入达10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养殖大户8户,种植大户12户,到2016年底,该村90户31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相继脱贫。

  金秋时节,正是银杏树最美的时刻。水垅村有一棵银杏树高超过二十米,胸径超过两米,树龄少说也有千年以上,过去藏在深山少人知,驻村扶贫工作队联系记者报道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如今不仅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树,还成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好帮手。原来水垅村四组李家五兄弟已经在银杏树下住了大半辈子,早已经习惯了大树的枯荣。李家兄弟里除了李绍荣,几个都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秋天,水垅村千年银杏树的英姿出现在互联网上,这棵千年银杏火了,李家兄弟抓住时机搞起了农家乐,利用银杏树做起了脱贫文章。

  在易地搬迁安置房建设现场,我们看到了贫困户彭宏斌,他是这次易地搬迁的安置户,每天都会来安置点转一转,看看项目建设进度。

  短短几年,水垅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村容村貌等方面有了显著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未来的水垅村将会越来越美丽,村民越来越富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